為提升偏鄉公共運輸便利性,台中市政府交通局宣布,自11月1日起優化小黃公車黃20路行駛動線,新增「南簡朱南宮」、「福德(德順宮)」、「梧棲國小(文化路)」、「梧棲三民好宅」、「梧南國小」等5處停靠站點,服務範圍延伸至梧棲區南簡里及福德里。新路線將方便居民往返童綜合醫院、光田醫院及沙鹿火車站,讓就醫、通勤與採買更加順暢。
台中日前爆發首例非洲豬瘟,市府因應全台養豬禁餵廚餘的防疫措施,自10月23日起依防疫指引啟動緊急應變機制,調度全市12處既有衛生掩埋場進行廚餘暫時掩埋處理。其中4處開放予養豬戶等使用的掩埋場設有專人與專線聯絡服務,中市府昨(29)日表示,經調度盤點,廚餘將改採取掩埋、焚化發電、沼氣發電等方式多元處理,預計今(30)日停止9處掩埋場去化廚餘。
現代外科手術講求精準與微創,訓練難度日益提高,為改善年輕外科醫師臨床操作機會不足的問題,臺中榮民總醫院自10月27日起舉辦為期六天的「達文西機械手臂輔助手術培訓課程」,結合多院專家共同指導,其中五天規劃為國內少見的大體深度實作訓練,並首次開設夜間課程,讓臨床醫師能兼顧工作與進修。
雲林縣首屆「2025雲林設計週」今(29)日於YCDC雲林創意設計中心斗六館啟動。今年除展覽、講座與文創市集外,最大亮點為首屆「雲林設計獎」,總獎金高達60萬元,開放16歲以上設計愛好者參賽。
台中市政府推動公有土地活化再利用,清水區鰲峰活動中心原址改建的「鰲峰山腳停車場」今(29)日正式啟用。市府投入約1,153萬元打造兼具綠意景觀與停車功能的「公園式停車場」,由市府秘書長黃崇典代表市長盧秀燕主持啟用典禮,地方民意代表與居民共同見證。
頭份田寮永貞宮主祀天上聖母,媽祖婆身穿客家花布式樣的聖袍,成為一大特色。每年在農曆3月23日媽祖誕辰前,廟方都會透過擲筊,讓媽祖決定當年度聖袍的主色,穿上新客家花布聖袍後,就是準備迎接一年一度的四月八遶境巡庄。
全世界最高的坐身媽祖神像在哪呢?就在竹南后厝龍鳳宮的屋頂上。這尊高136台尺(約41.212公尺)的「大媽祖」,自1983年建成以來歷經多年風雨侵蝕,廟方於2024年9月重新粉刷後,舉辦盛大的開光儀式,並舉行時隔24年來首次的慶成福醮慶典,一睹龍鳳宮大媽祖的嶄新聖顏。
上一集訪問社團法人金聲順古樂協會總務林延樺,他其實是一位粧佛藝師,以神像雕刻為本業的他,擅長「脫胎造像」工法,就是乾漆造像、土塑成形,近年曾擔綱北港朝天宮鎮殿媽、香花女、千順將軍,以及白沙屯拱天宮軟身媽祖的修復工作。
北港迎媽祖是國家指定的重要民俗活動,其中包含眾多百年館社與陣頭,凸顯北港的在地特色和文化價值,社團法人金聲順古樂協會是最具代表性的陣頭之一。
排灣族服飾以華麗典雅聞名,早期繁複的夾織與刺繡技法,承載著族人對祖靈、自然與生命的信仰。服飾上的人頭紋、太陽紋、百步蛇紋與陶壺紋,不僅象徵祖先與家庭關係,更展現排灣文化的歷史軌跡與社會生活美學。